当最后一跳,吴敏霞和施廷懋入水的一刹那,所有人都知道,这块金牌稳了。 在女子双人三米板的赛场上,这对中国组合没有给对手留下任何机会。五轮比赛,五次近乎完美的表演,吴敏霞人生中的第五块奥运金牌,似乎来得无比轻松。
但在这份“轻松”的背后,事实上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艰难。
25年的跳水生涯,早已让她的全身上下满是伤病。奥运开始前三个月,她又遭遇了一次令人触目惊心的小腿外伤。但一直以来,吴敏霞从未被伤病打倒,她的理由也很简单:“既然自己做出了选择,就不想轻易放弃。”
吴敏霞在微博晒出了自己右小腿伤口照片。
伤病是她的最大“对手”
对于这位世界跳水史上的传奇来说,或许只有伤病,才是她最大的敌人。
就在出征里约的三个月前,吴敏霞不慎在训练中被跳板划伤了小腿,伤口足有一指长,这导致她好几个星期无法下水。但吴敏霞没有因此休息,而是坚持继自己练跑步、腰腹、模仿动作等等。
大强度的练习下,她的伤口又重复开裂。“那地方就是皮和骨头,连针都不能缝,只能忍着疼痛慢慢养。”吴敏霞自己在微博上透露,足足“折腾”了一个多月,才“终于不用担心伤口再被跳裂开了”。
与此同时,吴敏霞腰部的老伤也成为了一个不稳定因素。
在广州备战奥运期间,她的腰伤又一次出现问题,一度让吴敏霞因不堪心理压力而在训练馆内痛哭。抵达里约后,领队周继红说“伤病和体能是对吴敏霞比较大的挑战”,并非没有理由。
但在比赛中,31岁的吴敏霞表现及其稳定,丝毫看不出她其实一直都在遭受伤病的折磨。赛后接受采访时,她说自己“从来没有想象过坚持这么久,也确实挺不容易的”。对于一路来的种种艰辛,她就这样一句带过。
2004年雅典奥运会,女子双人3米板,吴敏霞、郭晶晶夺金 。
教练让她少练一点,她不肯
从1991年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至今,25年来,跳水早已“送”给了吴敏霞满身的伤病。她的队医说,“除了头,她浑身都是伤。”吴敏霞自己也会调侃,“已经没有地方去增加新伤了”。
不仅如此,随着年岁的增长,吴敏霞也不能再像年轻时一样,“睡一觉就能满血复活”了。
吴敏霞技术支持团队的一名成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每天训练后,吴敏霞的恢复治疗时间都需要两个小时以上。
“主要包括一些按摩、针灸、理疗等等。在整个跳水队里面,她所需要的恢复治疗时间是算很多的。”
2004年雅典奥运会,吴敏霞、郭晶晶在领奖台上。
“而且因为我们的队医是有限的,为了给其他队友腾空当,她会训练后第一时间就过来治疗,有时把吃晚饭时间都耽误了。所以我们也会照顾一下,给她做一些加餐。”
可以说,除了训练之外,吴敏霞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是在理疗室度过,甚至还要接受针对伤病的心理疏导。但即便如此,她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训练要求。
吴敏霞技术团队成员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,“她觉得自己不是那种有天赋的运动员,所以要比别人练得更多才可以。所以平时她的训练时间是比一般的老队员要多的,甚至赶得上那些年轻队员。”
“反而是教练想让她少练一点,她还不肯。她会觉得自己没有练完,心里不踏实。”
2012年伦敦奥运会,吴敏霞获得女子3米跳板金牌。
传奇,最完美的告别
四届奥运会,五枚金牌,吴敏霞的成绩被BBC称为是跳水世界中“绝对的传奇”。
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,曾在上海队执教过吴敏霞的老教练史惠国表示,这应该是吴敏霞的谢幕演出了。
“的确很不容易了,31岁,又有这么多伤病。”说起自己的爱徒,史惠国很是心疼,“如果再跳一届奥运,她的技术和心理没问题,也没什么人能够超过她。但是太辛苦了,也应该休息休息了。”
从200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以来,吴敏霞身边的搭档从“大姐”郭晶晶,变成了比她小5岁的何姿,又换成了如今比她年轻7岁的施廷懋。四年前,她说自己还想再去一次奥运,还想去“拼一下”。
2008年8月10日,国家游泳中心, 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跳板,郭晶晶、吴敏霞获得冠军。
我们也记得伦敦奥运会,夺下自己的第四块奥运金牌后,吴敏霞这么解释自己赛后流泪的原因:“我觉得过程很完美,对得起这么多年的付出和努力。”
在家乡上海,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以亮灯的方式为吴敏霞送上祝福,“外滩之窗”户外幕墙屏上也亮起了“四届奥运、五枚金牌,吴敏霞上海的骄傲”的字样。
上海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说:“这是一个辉煌的时刻。吴敏霞近20年的跳水生涯,创造了历史。她的那份坚守、忍耐、奉献和拼搏,很好地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,她是我们上海体育人的骄傲。”
现在,挂在吴敏霞脖子上的第五块奥运金牌,是最完美的告别。
吴敏霞的第五块奥运金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