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晚上回家觉得肚子越来越烫,赶紧撕下贴在肚子上的‘暖宝宝’,结果连皮带肉一块扯下来了,真是太可怕了!”近日,钱女士来到县人民医院外科,这次烫伤惊魂事件也让她再也不敢乱用“暖宝宝”了。
原来,不久前钱女士在网上买了一款日本小林牌“暖宝宝”贴,因为没有详细阅读使用说明,钱女士将“暖宝宝”直接贴在了皮肤上,等到晚上回家打着暖空调躺在床上休息时,“暖宝宝”持续发热,钱女士在不知不觉中被“低温烫伤”。
天气转冷 “暖宝宝”热销
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冷,热水袋、暖手宝、暖桌垫等各类取暖用品被各大商铺超市放到了显眼的位置上,特别是一种取暖用品“暖宝宝”贴广受欢迎,不少年轻人在寒冷冬季开始用上这种小巧可爱的贴身暖片,“暖宝宝”成为当下一种时尚保暖的象征。
昨天下午,记者走访几家超市,发现来选购“暖宝宝”贴的市民有很多,且大多都是年轻爱美的女士。这些贴身暖片品牌繁多,主要分为全身贴、足底贴、暖宫贴、关节贴、肩背贴等类型,价格在每片2元至8元不等。
在大润发超市,市民陈小姐告诉记者,她冬天喜欢穿裙子和短裤,但是美丽就要“冻人”,就经常买来“暖宝宝”贴在背部和膝盖上,抵御寒冷。对于“暖宝宝”的安全性能,陈小姐表示:“‘暖宝宝’用起来简单方便,直接贴衣服上就可以保暖,并没有什么要注意的。
记者随手拿起一片“暖宝宝”,在包装的背面标有“为防止烫伤,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”的字样,在防止“低温烫伤”的注意事项中,还有“请勿直接贴在皮肤上使用”、“请勿在睡眠时使用”、“请勿靠近取暖设备使用”等说明。
“暖宝宝”切勿直接贴在皮肤上
“暖宝宝”的发热原理是什么?记者了解到,“暖宝宝”的成分主要为:铁粉、水、活性炭、蛭石和盐类。高纯度铁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,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,使“暖宝宝”升高温度,释放热量,而蛭石具有保温的作用。
正是因为“暖宝宝”的持久低温效果,很多市民对“暖宝宝”的使用并没有引起格外重视。被烫伤的钱女士说:“我知道要隔着衣服贴,但是觉得贴在衣服上容易掉,而且也想更暖和一些,就直接贴在了皮肤上,本以为没事,没想到就这样被烫伤了。”
每到冬季,因为各类取暖用品被“低温烫伤”的市民不在少数。海盐县人民医院外科门诊的周海平医师告诉记者:“很多人都是在睡觉时被烫伤的,‘低温烫伤’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,面积也不大,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,但如果处理不当,严重时会发生溃烂,很长时间都无法愈合。”
对此,周医师提醒广大市民,使用“暖宝宝”时,应将其隔着衣服贴,并且避免在同一位置上长时间使用。
“市民在使用‘暖宝宝’时要注意隔离,也不要绷紧或压迫放置‘暖宝宝’的部位;晚上睡觉时不宜继续使用‘暖宝宝’;老人、儿童对温度变化敏感度低,要特别慎用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