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兴零距离

搜索
查看: 7625|回复: 0

古今宜兴 寻找阳羡之魂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9-20 14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宜兴,春秋在此设荆邑,秦朝设县曰阳羡,后历经义兴、 荆溪、宜兴,漫漫2200多年延续至今。任朝代更替、战乱兵燹,这块丰饶秀美的土地,始终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氛围。在漫漫岁月中,涌现出了众多文化精英,为宜兴写下一部熠熠生辉的历史华章。
U9960P704DT20140918163501.jpg

  农耕文明历史中,勤劳智慧的宜兴人,以敏于创造的思维,在宜兴黄龙山发现了紫砂矿脉。由此,宜兴人开始了掘矿抟土,妙手成器的艺术创造,从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工艺——紫砂陶艺。自明代以来,从制作普通生活陶器,逐渐演变为制作泡茶的紫砂壶,这一民间工艺逐渐传承光大为宜兴人安身立命的传统手工艺,精粹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。稳重敦厚的紫砂壶,包容着天下兴衰,大千气象。岁月虚静里,倾听着茫茫天地、万物生息。在窑火的淬炼中,紫砂渐渐升华为宜兴的精神器宇。
馥郁葱茏的山水,温润宜人的气候,赋予了宜兴人从容、坚韧的生命性格。这块土地上的人们,格外敬畏土地的赐予。历代子孙,前赴后继,从这方山水走出了多位经略治国,慷慨赴死,仗义直谏,忠孝节义的民族英雄、文化精英、科技栋梁。这其中有不计官位沉浮,毅然开仓赈济灾民的蒋澄;悔过自新,慷慨赴死的周处;听雨竺山的苦吟诗人蒋捷;以民为本,亲民为政的徐溥;坚贞不屈,绝食守节的戏剧家吴炳;忠心耿耿,胸襟坦荡的潘汉年……他们连缀起了宜兴宏邈晶莹的精神项链,感怀着这块土地养育的恩泽,以自己生命的光辉演绎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,照亮辉耀着故乡大地,引领砥砺着后来人。宜兴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,这块土地才拥有了更深厚的文化意味和令人景仰的历史地位。
U9960P704DT20140918163659.jpg

  在宜兴历史上,诞生过4个状元,10个宰相,近500名进士,900多位举人。当代宜兴,又走出了26位两院院士,近万名的大学教授、文学、艺术家。如何承继前辈的荣光,这恐怕是今天的宜兴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郁达夫当年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,曾对国人发出振聋发聩的话语:“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,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。”拥有着荣耀历史的宜兴,如今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。宜兴的后代子孙,已遍布世界各地。而宜兴故乡始终是他们温暖的精神家园。宜兴先贤们似乎也从未曾远去,他们与这里的山水一起,不舍昼夜地聆听着这里的风声、雨声、市声和乡人的脚步声……
  今日的宜兴,勃勃生机的翠竹,浩淼如沧海,将宜兴浸染得苍翠欲滴。环抱着宜兴的西氿、团氿、东氿,在阳光下闪动着迷人的粼粼波光,仿佛跃跃欲试的长龙,腾挪起伏在宜兴大地上。密如织网的大小河流,有如肌体脉络牵系着宜兴的乡镇、村落、房舍。古风犹存的宜兴,在水的流淌中走过漫长的历史,来到了新世纪。
回望历史,不见源头;展望未来,不见尽头。这块古老的土地,正在新世纪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。然而,巨变中的宜兴人,对故乡先贤奋发进取、崇文尚德的人文精神,却有了渐渐消退的担忧。
  今天的中国,充斥着太多的矛盾、问题,诱惑、浮躁。身处这一时期的人们,最需要的是一份淡定的坚守,内心的沉静。我们应该放慢脚步,从匆忙的生活中脱身出来,安静地坐下,回望一下历史。或者,泡上一壶清茶,品尝一下经过泥土沉淀后的生命韵律,从本质天然的芳香中,获得一份古老宜兴醉人的沉静。
  地域文化的厚度,决定着地域精神的厚度。古风尚存的宜兴,人心禅定的自胜,古今亦然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