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职业定位模糊,海投错失求职良机 求职战线的长度一旦超过预期,职场人难免会焦虑,在情急之下慌不择路,不惜用海投的办法来获得安全感。 徐芳在求职初期海投了数十个岗位,只要收到面试邀请她都会去,甚至一天跑几家企业进行“赶场式”面试。由于有限的精力被不断分摊在各种岗位面试上,徐芳到最后连自己的目标行业和职位都开始混乱,陷入了更焦虑纠结的局面。 很多职场人用“有面试总比没有面试好”来鼓励自己,但是弱相关性、低针对性的求职方式,只会使求职方向逐渐偏离初衷,在后期难以判断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。 2、钝感力不足,过分聚焦消极结果 渡边淳一有言:“所谓‘钝感力’,即‘迟钝之力’,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,而不要过分敏感。” 《士兵突击》中,被认为是“孬兵”的许三多,似乎对周遭的嘲笑和困难不上心,但实际上他已经认定了目标,完全接受外在环境即将带来的挫折,再一步一脚印地去克服和实现,最终取得傲人的成绩。 现实中,许多职场人往往在求职失利时,一味聚焦过往结果,从而影响后面的求职心态,只会在每一个机会中看到忧患,最后陷入求而不得,舍而不能的怪圈。 3、高不成低不就,加快职业失速 尽管职场人的能力能胜任将就回来的工作,但在日复一日的熟练化中很快就到达成长天花板,工作成就感越来越低,职场成长失速点也随之到来。 诺基亚在被微软收购时,其当任的CEO约玛·奥利拉说过一句话:“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,但不知怎么就输了”。显然,企业在遇到失速点而又无法突破发展极限时,很容易走向没落。 职场也如是,当职场人无法找到新的成长点,使职业成长持续保持向上,那么以后无论选择频繁跳槽还是因循苟且,都只会加快职业失速,面临被时代淘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