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在朋友圈假装努力的表现,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“伪工作者”。
吴军老师在《见识》这本书里,就提到了这个观点:
在谷歌等美国公司里,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pseudo worker,直译就是“伪工作者”。
这些人可能看起来就是那种,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的样子,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,但是那些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。
如果一个公司里这样的伪工作者很多,完成的伪工作很多,用不了多久,它在竞争中就要处于下风。
在其中,吴军老师还总结了伪工作者的典型特征:
1.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,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“升级”
犯这种错的人,从他个人角度看,还是可喜的,至少他愿意思考,愿意去做事情。对于公司就不一定了,这种无效的改进占用公司的资源,拖累公司的发展。 就像很多公司为了上线而上线,为了需求而提需求,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,但最后毫无效果。
2.明明能够通过学习新技能更高效地工作,却偏偏要用旧工具工作,甚至手工操作
这种人满大街都是,明知道自己现在占这个岗位了,就可以随意浪费别人的时间,还美其名曰:“你看,我在认真工作呢。” 实际上,很多事情完全不用这么复杂。
3.在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,做事时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盲目寻找答案
我就见过很多职场人,非常迷信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,明明公号、知乎、B站等各大内容平台有无数工作方法论,却非要按照自己的野路子来做事,结果常常在低效的工作模式中不得要领。 一旦人的心智陷入这种低层次的认知中不断徘徊,就很难再向高水平的认知中跃迁了。
4.不注重95%的主要问题,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浪费在5%的次要问题上
主次不分是很多职场人常犯的毛病,放眼望去好像什么都想做,但什么都做不好。
很多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,其实想通了没那么重要,因为它们是伪工作,提高效率就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。
很多人试图在短时间里完成很多工作,但其实这是办不到的,
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。
很多时候,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。
伪工作者就是这样的人:
总是在忙,但做的却是既简单又没什么太大用处的事情。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每天都很忙,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装作很忙而已。
在这里不妨也给你提一个建议: 当你因为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,不妨试试先停下来,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。
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,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,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。 而不是浪费大量的时间,去处理那些毫无意义的边角碎料。
|